消息面上:工信部表示,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、标准制定、中试验证和产业落实,进一步深化与欧盟、韩国、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在6G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。
“6G” 是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体系,凭借超高速率、超低时延和超强连接能力,支撑万物智联时代下多样化场景的创新应用。
6G技术发展与产业链全景解析(2025年4月)
一、6G技术核心优势:从量变到质变
性能跃升速率与延迟
:理论峰值速率达1Tbps(较5G提升100倍),时延降至0.1毫秒(5G的1/10),支持每平方米超百设备连接
通感智一体化
:通信信号兼具环境感知能力(如交通监控、医疗体征监测),AI算力可卸载至基站,降低终端能耗
应用场景突破全息交互
:支持毫米级精度远程手术、沉浸式虚拟会议
智能交通
:6G+雷达实现事故预警,车路协同延迟低于10毫秒
空天地海覆盖
:整合卫星、高空平台与地面基站,实现全域无缝连接
二、中国6G全球竞争力:四维领先优势
频谱资源卡位2023年率先将6425-7125MHz频段划归6G使用,抢占太赫兹频谱战略资源
专利壁垒构建全球50%+ 6G专利由中国企业申请,华为、中兴等主攻太赫兹、智能超表面等关键技术
标准制定主导2023年发布《6G网络架构展望》,2025年6月将启动国际标准研究,抗衡欧美“开放互操作”联盟
技术试验突破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试验网,航天科工完成太赫兹轨道角动量传输实验
三、产业链图谱:上游技术攻坚港联配资,下游场景爆发
环节 | 技术突破 | 核心企业 | 市场地位 |
---|---|---|---|
上游 | 太赫兹芯片(华为)、智能超表面(中信科)、量子通信(国盾量子) | 创远信科、国博电子、华为 | 国产替代率超60% |
中游 | 6G基站(中兴)、通感一体化设备(中国信科)、卫星通信(中国卫通) | 中兴通讯、信科移动、中国卫通 | 全球设备市占率45% |
下游 | 全息终端(OPPO)、工业物联网(海尔)、脑机接口(脑虎科技) | 三大运营商、海能达、中天科技 | 消费级应用2026年进入商用期 |
四、潜力标的:技术卡位与业绩弹性
中兴通讯(000063)逻辑
:5G专利全球前三,6G太赫兹技术实验室验证完成,海外营收占比35%。
催化
:2024年光传输设备市占率全球第二,定增募资120亿加码6G研发。
中国卫通(601698)逻辑
:低轨卫星频段资源垄断,2026年计划发射300颗卫星组网。
催化
:卫星直连手机技术获移动千亿订单,2025年Q1净利润预增280%。
信科移动(688387)逻辑
:6G太赫兹测试仪唯一量产企业,华为核心供应商。
催化
:2024年订单增长70%,市占率剑指全球70%。
五、行业动态与政策支持
政策加码工信部成立IMT-2030(6G)推进组,2025年启动标准研究,深化中欧、中印合作
北京、山东等地出台6G专项规划,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千亿。
资本动向概念股表现
:4月18日海能达涨停(封单9.37亿),创远信科涨30%,移远通信Q1净利预增265%
技术突破
:华为展示光子太赫兹样机(240Gbps速率+毫米级感知),推动6G+AI融合
全球竞争美国NextG联盟加速星链6G化,日本投入4.5亿美元研发,欧盟推进6G空天地一体化试验。
风险提示:技术路线迭代风险(如量子通信替代)、地缘政治导致标准分裂、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。数据来源:工信部、IMT-2030推进组、企业年报、Wind(截至2025年4月)。
(转自:金融小博士)港联配资
股达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